W3C标准初长成

W3C规范大都专注于解决较高层的编码及架构方面的问题,但普通的网站设计师却很少需要关心这些。即使这样, W3C还是从20世纪90年中期发布标准化HTML版本开始,陆续提供了一系列的规范。这一系列规范约束了发送给浏览器的HTML代码,旨在以一种智能、易用并便于实现的方式解决浏览器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W3C致力于推动互联网的发展。自1996年发布第一份规范开始,W3C不停地挑战着现有的互联网规则,并为很多种技术提供了规范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是这些标准?

W3C工作组成员由很多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这些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讨论解决一些超前的、普通网站设计师永远都不用关心的问题。他们的目标就是提供一系列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这些建议为软件开发者和浏览器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若网站编写者和设计师遵从了这些建议,就可以保证其站点能够在最多数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中正常显示并正常使用。

这里的“用户代理”就是浏览器。但普通的桌面浏览器仅仅是众多“用户代理”中的冰山一角而已。随着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被束缚在PC机前。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有能力用浏览器访问网站——因为有些用户不能使用浏览器。例如,一些有特殊可访问性需求的视力不便的用户可能需要借助屏幕阅读器软件、盲文设备或屏幕放大软件等来帮助访问网站。

因为W3C创建这些规范的目的是改变20世纪90年代Web领域中的各种混乱的不兼容现象,所以很难为所有用户代理制定出统一的网站规范。考虑到这些,W3C发布了一系列的规范,包括HTML 4.01、XHTML、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和DOM等。

这些规范所包含的技术都是网站标准项目组织里的设计师和开发者所希望看到的。遵从这些规范,我们就可以在保证网站支持大多数最广泛的用户代理的同时,也能够对其布局进行精确的控制(使用CSS),但这确实是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网站创建方法。要让设计师们相信学会CSS是他们最好的出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新千年的头几年一直都在阐释如何使用CSS。

当时,研究CSS的人们主要是程序设计师,这些程序设计师在如何从技术角度使用CSS方面非常精通,但他们的作品却都略显简单乏味,从艺术角度看,实在不敢恭维。而图形设计师却无法掌握使用CSS的精髓,因为当时并没有什么出色的CSS设计作品可供参考。

播下种子

在2002年的晚些时候,Dave Shea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有能力学会并用CSS做出漂亮效果的设计师来说,这类由程序员创建的平常之作又怎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呢?Shea同时具有程序设计和视觉艺术两方面的背景,这也让他坚信CSS有成为一门设计语言的潜质。Shea同样意识到,那些真正应该使用CSS的人们反而没有在使用。于是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一个网站,集合了大量的的优秀CSS设计该多好啊。简单地搜集现有的资源用处不大——因为还没有什么现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鼓励优秀的设计师去创造全新的作品。就这样,Shea在内心播下了禅意花园的种子。

先驱者

Web标准项目的创始人之一Jeffrey Zeldman在2002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恳求那些已经了解了基于Web标准设计的好处的人们暂时放弃“说教”他人,而是去“使用”Web标准。“使用”是宣扬网站标准最有说服力的武器,“展示而不是说教”也成为这批Web标准拥护者的信条。

2002年,一个叫Chris Casciano的Web开发者发起了一个名为Daily CSS Fun的项目。Casciano计划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天发布一个新版本的CSS文件,让同一个HTML页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Casciano从未声称过他是图形设计师,但这个项目的结果却异常引人注目——人们都纷纷叹服于CSS也能实现如此特别的布局效果。

由于Netscape Navigator 4在当时还非常流行,且它对CSS的支持并不好,所以Casciano的这个项目也仅仅在理论上让人赞叹而已,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随着Netscape Navigator 4市场占有率的不断下降,直到2003年IE开始一统天下,CSS布局大行其道的日子似乎已经指日可待。CSS的全面应用重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早期的想法

禅意花园的构思终于成熟,2003年5月,Shea发布了他的个人站点,很快又转到了现在的域名之上。

备注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网站“标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标准”——“网站标准”只是一种建议而已,并不是强制执行的规定。这一点在W3C的文档中也有体现:文档的名称都以“建议(Recommendation)”命名,而不是“标准(Standard)”。尽管如此,很多开发者仍旧将其作为“标准”来遵守。

这些设计似乎显得有些令人厌倦,因为它们都缺少了图片修饰。背景图片可以通过CSS的background-image属性声明,而作为内容的前景图片则不能。若是使用了<img>标签,则页面就会丧失了灵活性:我们将不得不被限制于一些确定了的图片中,无论CSS样式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这些已经用<img>标签定义了的图片。但是,很多时候只使用背景图片是不够的,因为设计时所用的图片往往用来修饰文本,也就是说,这些图片需要放置于文本的两侧,而不是作为背景和文字混在一起。显然,只使用背景图片还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设计要求。

Douglas Bowman在其文章“使用背景图片来替换文本”中给出了一种权宜之计(这种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是声名狼藉):首先在页面中将前景图片和某些文本元素关联起来,然后用图片来代替原来的文本。使用CSS加上一些少量的额外标记,即可很容易地实现这个hack——与<img>标签及其alt属性的表现非常类似。

2003年4月,禅意花园的计划正式开始了。设计者发布了一个单独的HTML文件作为所有设计的基础,随着这个HTML文件发布的还有5个初始设计。

禅意花园的影响

几天之内,陆续有用户开始提交他们的设计:在站点发布的第一周里,每天就有成千上万个访问者到来。人们还志愿将禅意花园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很明显,禅意花园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压抑已久的对CSS设计方面的需求,这在当时没有任何其他网站能够做到。

自发布以来,禅意花园已经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十种杂志、图书中,巩固了它在网站设计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感谢信更是从世界的各个角落纷至沓来,设计师和开发者用禅意花园向他们的雇主、客户以及同事证明了使用CSS进行设计的优势。提交作品的设计师也由此声名远扬,禅意花园甚至推进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虽然创建和维护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但禅意花园在很大程度上是志愿者协作的结果——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们贡献给自己的作品,帮助它获得成功。每个人都能在禅意花园中找到不同的价值。虽然创建禅意花园的本意是演示CSS在设计中的作用,但它同样在很多当初没有预料到的领域中给人们带来了帮助。

□ 若是某位设计师正在被一个布局问题所困扰,那么现在他有了寻求帮助的地方——禅意花园中有数百个不同的设计,他所遇到的问题极有可能已经被别人解决了。禅意花园允许并鼓励人们学习它的CSS,并将其使用在其他站点上。

□ 类似地,禅意花园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页面布局技术及CSS效果。我们都有机会在数百个作品中找到一些新奇的东西。

□ 禅意花园还是一个绝佳的浏览器兼容性测试网站。其中所有的设计都使用有效的、基于标准的代码编写,所以理论上这些设计应该能够在所有浏览器中以一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当然实际上并非如此完美。由于某些浏览器的缺陷或对某些元素缺乏支持,大多数设计师都不得不考虑浏览器之间显而易见的呈现差别,并使用多种CSS过滤器和hack来解决。)

□ 当你正尝试说服你的雇主或客户使用网站标准设计页面时,禅意花园就是一个极其令人信服的证明。

□ 当你灵感枯竭的时候,禅意花园中的设计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感觉江郎才尽了?来禅意花园逛逛吧,说不定灵感就在不经意之间出现了呢!

□ 禅意花园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积极努力的设计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雇主和潜在的客户很愿意主动联系它们中意作品的设计师,提供工作或者合作机会。这些优秀的作品也经常出现在国际性的图书和杂志中。

□ 禅意花园已成为教师和讲师在教授当代网站设计实践时的一个有力工具。